史记国学导航(汉书国学导航)

郑芝龙,福建泉州府人,在台湾海峡经营走私、劫掠事业,后被明朝招安,奉命贸易于海峡两岸及日本。后来娶日本籍女子田川氏为妾,生下一儿子,取名郑福松,郑福松就是从贺兰殖民者手中收复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的郑成功

史记国学导航(汉书国学导航)

1644年,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象征着大明王朝的覆灭。经商出身的郑芝龙面对“国破山河在”的局面,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暗通大清势力,表示大清入关之时,就是他投降之日。

此时的郑成功正坚守仙霞岭,和父亲郑芝龙的政治立场背道而驰。大清势力对郑芝龙虚与委蛇,想通过郑芝龙赚郑成功自动投降,殊不知郑成功发誓要守住明朝的一片土地——台湾,义无反顾的举起来反清复明的大旗!

史记国学导航(汉书国学导航)

郑成功在北伐南京抗击清廷失败后,率领残部退居厦门,面对清政府的迁界政策,郑成功的军对队在厦门已经得不到任何粮食和物资的补充,郑成功将眼睛放在了海岛台湾。

此时的台湾被荷兰殖民者霸占着,郑成功对台湾一无所知,但是所处的形势不容他作出别的选择,收复台湾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史记国学导航(汉书国学导航)

台湾总督揆一在清廷迁界后,决定和郑成功通商贸易,以弥补台湾的税收损失。可以说清廷的迁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郑成功通过通商这一途径去了解台湾,以为日后收复台湾做准备。

在通商贸易的过程中,郑成功派人绘制了台湾的地图,从此,拉开了抗击贺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序幕。

史记国学导航(汉书国学导航)

1661年2月,郑成功率领将士在金门举行誓师大会,随即率领队伍向台湾海峡进发,抵达台湾鹿儿门港,台湾当地百姓见到郑成功率军到达,不仅热烈欢呼,而且给与大力支援,为郑成功的顺利登陆创造了条件。

此时的揆一后悔不迭,率领荷兰殖民者开展反击,凭借贺兰的坚船利炮分三路进攻郑成功,郑成功命将领陈泽率领大部分兵力正面迎敌,另派兵力两面迂回进攻,荷兰军顿时手足无措,郑成功顺利收复赤嵌城

史记国学导航(汉书国学导航)

台湾城是荷兰统治者的核心,此时已变成一座孤城,郑成功兵分两路,一路围困台湾城,一路开荒种粮。

荷兰殖民当局派兵支援均被郑成功率军打败,此时的揆一孤立无援,在郑成功率军炮击台湾城后,揆一无奈选择谈判,被荷兰殖民者占领三十八年的台湾,终于光复。

郑成功激动万分,写下《复台》一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史记国学导航(汉书国学导航)

这首诗也成为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见证!

参考资料:

郑成功生平简介 . [2018-2-28]

国学导航-清史稿 . [2018-2-28]

倭寇的形成及其对中国沿海地区的掠夺 . 网易新闻 . [2016-12-23]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15183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