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事、物、人常以"挂以象之"之法进行认识,现以泽风大过卦示例。
凡事皆有尺度,逾越了这个尺度即为"过",甚者为"大过",古人以上兑泽悦,下巽风木的大过卦进行描述,意为"泽灭木"于下。
木在水下,首先,这不是沉舟,沉舟是结果,非大过亦可沉没,其次,更象独木桥,只是独木桥桥被水淹没,并不是因桥承重太过引起的,何况水还有浮力呢,最后,古人选定了房梁这种东西进行类喻。
房梁会承受何种压力呢?容易想到的就是大雪,雪压屋梁,过度则梁折,这正是大过之义。
下雪始于孟冬(立冬、小雪),正是十月当令,此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在尾宿(因为我们背对太阳的天空是有参宿),在太阳西落的黄昏,我们看到昴宿正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而南中天处是危宿,夜晚星宿渐西移,午夜,当象白茅草的昴宿升上南中天时,危宿已行至西方地平线处,在晨时,朱雀七宿中的七星升至南中天,而昴宿没沉在西方地平线处,象垫在地上的一堆白茅。这就是大过卦的时义了。
大过卦,初爻和上爻为阴爻,阴柔在两端,中间四爻为阳爻,阳刚在中而坚实,可见被大雪重压的屋梁,两头是脆弱的。
下面就借"栋"象解义了。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意思是,在大过这种状态下,房梁压弯了,赶紧离开,不要等房子塌了,这才是最有利的,可获得亨通。房梁之所以弯曲了,是因为初爻上爻在两端阴弱,而中间四爻太过刚实,此时应该"巽而说行"才好(顺从现实而愉悦行动)。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初六阴柔,就像垫在下面的白茅,这不会招来咎责。古人祭祀,在祭器祭品之下垫上柔软的东西,既有敬意,也防损坏器物,这也是借初六阴柔而因材施教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于天象而言,孟冬十月,像白茅的昴星团,整夜都在天空中西行,《诗经》中,古人祭祀也是在庭院中整夜进行,一边舞歌,一边望向天空中逐时西移的白茅昴宿,祭祀的敬意又添几分。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稊,音替,"木更生,杨之秀也",实际上是一种似稗一样的草,布地而生,在这里,阴柔如斯的它长在了"枯杨"处,九二乘初六就像"老牛吃嫩草"一样显眼,正因为杨之枯才使稊生,这没有什么不利的。至此,初六阴柔之患,成功过度到九二之阳刚,这个过程很自然。
"九三,栋桡,凶"。到了九三爻,雪压房梁,在不断地向下弯曲,很容易"折"的,所以,不要在这时加重伤害,以免一发而不可收拾。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到了九四爻,已过中点,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过了极点就该向上升隆了,警报解除,所以吉祥,但是,若有其它变故就"吝"了。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看起来,这根屋梁是枯杨无疑了,九五至尊,却因为上六阴柔而处于危险之下,此处"生华",与九二"生稊"一样,都是"华而不实"之类(难于生育),虽能解除危险,却属于上不了台面的事。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从房梁上走过,大雪会掩过头顶,本就风险等级大,也就没有什么可咎责的了。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总观大过之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动画,这里面有天象,也有祭祀,主题还是那段做房梁之用的"枯杨"。至于"理",我还没"玩味"得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