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水,水本有准意,后造准字。
441、河,古北方之水多引申称河,南方之水多称江。今则不分矣。
441、沱,大小徐借为池字。沱为行水,池为止水。池为俗字,隄为正字。《说文》:“隄,唐也。”隄沱旁转,古无舌上音,池读为隄。后隄不便,池变为舌上。沱,江别流也,江纸佗也。盖自“佗”义来。
442、浙,非今之浙江。有云即运河,非。盖许式重时尚无运河之名。
443、溺,本为弱水之弱溺。沈溺当作?。古音读如闹,故尿亦借为溺。溺水条支亦有,今土耳其斯坦地。甘肃亦有。西方之山皆称昆仑,水皆称溺水。
443、漾,即汉水。
444、汉,从堇声。古文汉作《三点水上或下大》,恐系汉人所造。从(上或下大)者,大国也。汉前无大国之汉。
444、浪,水名。波浪古无,起于晋以后,正字不能寻。
445、深,水名。深浅当作罙。
445、油,水名。油腻之油乃膏之音转。油膏皆喉音。
446、渐,今钱塘江。渐进当作(走斩)。
446、濄,今安徽涡阳县为此字之省文。今俗义回旋之涡,乃《尔雅》“过辨回川”之借。过乃宛、夗之借。
447、濮,西南夷称濮,《左传》“百濮”(今苗氏)。不可与濮阳混。其本字当作僰。
448、泡,浮沤曰泡,古无此义,始自六朝。其实浮沤之泡字当作脬。细胞亦=脬。
448、泗,鼻涕亦曰泗,乃洟之假借。洟泗同部。
448、洋,水名。“洋洋”训大者,当羕之假字。羕,长夜。
449、汶,古读门,故泯山古作汶山。
450、沽,大沽口,其本义。沽买字系贾之假字。沽酒者,盬酒也。盬,行货;姑,将就。故沽有薄意。
450、沛,汉沛公字当作(巿邑),颠沛当作跋。
451、洦,引申为一切浅,故浅薄当作此。水浅可停舟,故引申为停洦。
451、泥,泥涂字当作屔。《论语》“致远恐泥”,当作尼。尼,止也。
451、汘,千人够用之水曰汘,百人够用之水曰洦。《说文》无阡陌字。《说文》水部之字,如沾、洮、灌、溉、浊等,均宜以水事为本义。盖古者未必逐水造字,乃托名标识者多也。如山部之字皆山事为多,亦可证。
451、涓,小流也;肙,小虫也(化蚊之虫)。
452、涣,风行水上有纹,故文章曰涣,焕字《说文》无。
452、泌,《通俗文》有“滗”字,其本字即泌,两边夹而出,逼出也。
452、活,流声。引申为生活,故止水曰死水。
454、沖,沖虚字当作盅(中虚也)。沖(古无舌上音,读舌头音如动)淡,在古人不过双声连语耳。
454、澜,与沦一声之转。按浪字恐亦系澜之借。
455、洞,洞达乃通之借。山洞乃窦之借,东虞对转。《素问》“洞泄”,乃疾流之本义。
455、淑,淑女非美女,乃清女,以淑训清湛也。
456、滑,利也。《书》“蛮夷猾夏”之猾,《说文》无,只作滑(乱也),其本字则当作淈。
456、淫,久雨之淫乃霖之假。贪淫当作?(《说文》:“近求也”。),奸淫当作婬。
457、戾,犬从户下出也。
457、涅,《方言》训化(鸡伏卵),引申染黑曰涅(化白为黑)。今捏造字当作涅造,盖涅造者,言变乱黑白也。
458、滎,小水也。熒,小火也。螢,《说文》无。
458、池,《说文》本无池字,段氏从应氏《风俗通》增。《初学记》引《说文》不甚可信,盖有引《说文注》为《说文》正文者。池字当系《说文》漏去。道书谓女阴曰玉池,于此可知从也声字皆有积水也。
460、汓,《说文》无遊字,敖遊本字当作汓,引申为遨遊。游,旌旗之旒也。
461、涿,古音舌头,故读为笃,与滴双声。引申为生殖器,由流下滴引申。
461、渿,泰山旁有渿水,顾亭林以为渿何桥。
461、溓,溓、廉(隅)同声,廉有棱角,薄冰亦多棱角,故溓溓训薄冰。
462、泐,水之理也。力,有条理也。朸,木之理也。阞,地之理也。刻石曰泐石,亦通作勒,然以作泐为是。
462、渴,尽。饥渴当作?。
463、(氵简),浙也,有淘汰之意,故简择=(氵简)择。从简者,柬择之义。
463、(氵叜),本训汏。果汁有气味,故气恶为(氵叜),而小便亦曰(氵叜)。案今语(氵叜)饭字当从此引申。
464、浚,抒也。浚河即开河。将水底之泥挹之于上也。《孟子》“浚井”,使深之也。《左传》“浚我以生”,挖我也,食也。
464、潘,淅米汁也。古无肥皂,故以潘洗头也。
464、泔,今俗称豆腐干水曰泔水,乃其本义。
464、滫,今云久积饭而败其气曰滫,正久泔之意。
464、浆,酢(今醋字)浆也。犹今梅子汤也。
464、浇,今(氵芺)(酒又加酒也)引申为厚,浇(酒加水也)引申为薄。
464、洒,一切洒物曰洒,惟洒足曰洗。灑扫即作洒扫解亦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