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清朝宗室昭梿曾著《啸亭杂录》,里面讲了这样一则趣闻:

“阿文成公桂与和珅同充军机大臣者十余年,除召见议政外,毫不与通,立御阶侧,必去和十数武,愕然独立。和就与言事,亦漫然应之,终不移故处。”

寥寥数笔,两位乾隆朝时期的国之重臣,彼此间水火不容之局面跃然纸上。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终乾隆一朝,和珅与阿桂都是站在完全的对立面上,这在朝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就连乾隆也是心知肚明,但皇帝深谙权术制衡之道,所以两人纵然不合,也彼此牵制,相安无事。

这种平衡局面直到嘉庆继位才被打破,此时阿桂因病去世,和珅依仗太上皇恩宠总揽大权,然好景不长,太上皇宾天后,嘉庆深恶和珅所为,重用阿桂门人,第一个出面参其罪的,正是阿桂的门生刑部尚书胡季堂,他的奏疏成为了和珅的催命符。

阿桂与和珅的矛盾为何如此激化?

事情还要追溯到乾隆五十年,一起普通的杀人案,竟发展成牵连整个朝堂的滔天大祸……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怨偶情愤,猛踢杀妻

杀人案的主犯海升,祖姓伊尔根觉罗氏,隶属正蓝旗,按说在皇城里,一块砖头掉下来砸到三个人,都是沾亲带故的贵族子弟,海升明面上也只是个普通旗人,为何他的官司会牵扯到前朝一大片的高官呢?

原来,这海升本人只做到了从五品礼部员外郎兼军机章京,但其父其兄其姊却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海升之父明山虽然已经去世,但也曾是一方总督,封疆大吏;兄长海宁是浙江巡抚,浙江古来富庶之地,非皇帝心腹不能出任,由此可见海宁圣眷之浓厚;其姊更是宠臣福康安的元配夫人,是富察氏和伊尔根觉罗氏通家之好的强力纽带。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不仅如此,旗人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要是细论起来,当朝一等公、军机揆席阿桂的嫡母也出自伊尔根觉罗氏,海升和阿桂也算是“葭莩之亲”了。

背靠如此强大的势力,海升文武不修也有官做,还娶了乌雅氏做正妻。

乌雅氏在康熙年间本是包衣,雍正即位后因为出了一位太后,直接抬到了正黄旗,正黄旗是皇帝的亲兵,满洲上三旗,地位超然,再加上和皇室的血脉关系,乌雅氏的姑娘身份上十分尊贵,配海升也算是门当户对,两人就这样凑成了一对夫妻。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但海升不喜欢乌雅氏,他自幼长在勋贵之家,上有父母长兄,嫡幼子不必支撑门楣自然也不需要修身养性,海升见多了世面,觉得乌雅氏只能算得上清秀可人,对新婚不久的妻子并没有多少耐性。

如果是寻常女子也就罢了,只会黯然神伤自己不得夫君垂怜,但乌雅氏骨子里多少带点祖辈的血性,绝不肯做一个普通的深闺妇人,看不惯海升沾花惹草就要吵个翻天覆地,好好的夫妻倒成了怨偶,简直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这也为日后惨案发生埋下了伏笔。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乾隆五十年某日,海升下值后坐在堂屋,招来一个丫鬟为他点烟,言语行动间十分轻佻,乌雅氏见状勃然大怒,嘲讽海升是色中饿鬼,“等不及就要在堂上光了屁股!”

夫妻俩又开始争吵起来,两人情绪都十分激动,海升大怒之下对着乌雅氏当胸就是一脚,这一脚力道极大,乌雅氏被踹得直接倒在床上,面如金纸,海升还不解恨,又扑过去掐她的脖子,一番发泄后才发现,身下的乌雅氏已经没有了进气,竟是被杀死了。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海升十分害怕,连忙把搭包勒在乌雅氏脖子上,弄出又宽又深的痕迹,假装她是在柜子腿上面将自己给勒死的。之后,这才装做刚刚发现的样子,坐实了乌雅氏自尽的“事实”。

毕竟做贼心虚,事发后,海升严格管束家中下人不得外传,又以最快的速度置办了丧仪,竟是要把妻子赶紧下葬,全然没有了勋贵之家的体面。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这一切都被乌雅氏的陪嫁看在眼里,两夫妻不和久矣,为何女主子死得如此决绝,且海升的表现又十分可疑,于是乌雅氏的一个小厮买通门房,偷偷跑回乌雅氏府上,将女主子死亡的消息告诉了其亲弟贵宁

贵宁听闻姐姐死讯后勃然大怒,直接带着人登堂入室,要求海升交出姐姐的尸首。

但海升坚决不肯,并表示乌雅氏猝然自尽,他十分悲痛,现在已经将妻子的尸首入殓,让他们出殡之日再来见她最后一面。

贵宁心中愈发怒焰燃烧,认定乌雅氏是不正常死亡,他看着有恃无恐的姐夫冷笑一声,一纸诉状递到了步军统领衙门,状告海宁谋杀亲姐,请求步军统领衙门出面,开棺验尸。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阿桂门人敷衍办案,和“青天”秉公执法

彼时的九门提督正是和珅,他和一等公阿桂是乾隆皇帝最信重的两名大臣,但两人不和也是朝野皆知。

两人恩怨要追溯到乾隆46年,当时甘肃动乱,乾隆欲派大军平叛,主帅指了阿桂,副帅给了和珅,圣意昭然若揭,无非是想让和珅分一点军功在身上,也好继续培养这个心腹宠臣。

当时阿桂还在黄河督工,和珅就带着十万大军先行出发,驻扎在甘肃周边。

此时和珅深思熟虑后认为,我众敌寡优势在我,在阿桂到来之前歼灭叛军是完全可行的,当然,他的初衷只是想要独占军工,于是在没有完全了解甘肃的情况下,和珅稳坐中军帐,调兵遣将下令出击。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可纸上谈兵如何可行?几场战役下来,大军损兵折将,士气低落,眼看朝廷就要成了个笑话,这时阿桂才赶到了甘肃。

皇帝钦点的副帅成了和珅的保命符,阿桂砍瓜切菜一般剿灭叛匪后并没有处置他的擅自行动,但请功奏折上也没有他的大名,皇帝昧着良心也不能说和珅这次做出了什么贡献,这份军功只好和他失之交臂。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从这次开始,和珅和阿桂的关系急剧恶化,其实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阿桂为官正直清廉,又是科举出身,看不惯以谄媚晋身的和珅做派,认为他毫无能力,而和珅对阿桂也是积怨已久。

接到贵宁诉状后,和珅很快就发现,海升竟是阿桂的远房亲戚,他不由得计上心头。

阿桂之父阿克敦做了十年的刑部尚书,阿桂本人又代管刑部,和珅猜到刑部必不会为难阿桂的亲朋,于是故意按照常例写一封公文,请刑部派出官员核验尸身,只待他们主动露出马脚。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此时的阿桂一系对此一无所知,听说是刑部负责核验,海升松了口气,他笃定刑部官员会看在阿桂情面上对他网开一面,刑部官员也确实是这样想的,殊不知这都在和珅预料之中。

仵作心安理得的接了海升管家的银票,在同行两位刑部司官的默许下,装模作样的看了看乌雅氏的尸身,就下了结论。

“脖颈处为致命伤,此系自缢。”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如果这是个普通案件,到了这一步自然就要盖棺定论,但和珅怎能容许,无论他出于什么考量,在海升杀妻的案件中,和珅扮演的都是正面角色,也正是由于他的推动,才最终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刑部仵作验尸结果一出,和珅就派出家仆密告贵宁此事有诈,且言语引导他疑是阿桂包庇,贵宁怎能善罢甘休,继续向步军衙门递交诉状,言辞也越来越激烈,直指阿桂一手遮天,左右刑部。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三度验尸,真相大白

眼见事态越演越烈,和珅亲手写了份奏疏送到了乾隆皇帝的案头,他贴心的建议皇帝,一面是重臣,一面是先帝母家,都是咱们满洲亲贵,现在事情闹大了,向着谁都不好,不如秉公处置,就把海升官职剥夺,继续交给刑部审讯,也能周全朝廷的体统。

乾隆很认可和珅的提议,于是指派了一支豪华团队审理海升杀妻案件,刑部除了两名侍郎,两名司官,都察院出了一名西城仵作代替刑部验尸,为表慎重,左都御史纪昀和两名御史也一共监督。

纪昀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在影视形象中,他手不离烟袋,为人正直聪慧,与和珅是死对头。然而历史上的纪昀并没有电视剧里面那么大的权柄,并且在这起案件中,他还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这次检验结果其实只看团队成员就能预料到了,七个官员和仵作谁也不愿意推翻之前的判决,原因如下:

1、阿克敦曾经主持乡试,左都御史纪昀正是那届考生,有师生之谊;

2、刑部侍郎和司官,十几年都在阿桂父子照拂下为官,敬重阿桂父子为人,想要维护上官的脸面;

3、仵作以刑部为上,都察院次之,要推翻上次的验尸结果那是万万不敢的。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有这三点打了底,一行人自然是心照不宣,到了验尸缓解,纪晓岚假称自己老眼昏花,不懂刑部流程,一句话都不说,御史自然也是以他马首是瞻,而刑部官员也是草草走个流程,所以,这一次呈上皇帝的奏疏里面,乌雅氏的死因同样是自缢。

和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验出了尸体膝盖上的四处伤痕,并不致命。

二次审验还是这个结果,贵宁完全无法接受,他还是执着的递交诉状,向步军衙门诉说姐姐的冤屈,而此时和珅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秘密面奏乾隆:

“陛下啊,您找的团队成员挺好,但是您看,这个、那个都和阿桂有关系,是不是应该再查一次呢?如果这次查出和前两次不一样,那您就要当心了,阿桂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也许他没有包庇的想法,但是刑部很明显就是在看他的脸色行事,这不是没有把皇上您放在眼里吗?”

乾隆本来就是疑心甚重的皇帝,和珅这番挑拨更是落在他的心坎上,左思右想后乾隆准备试探一下阿桂,于是在宫中召见了他。

“阿桂,你说柜子腿能不能吊死活人?”

阿桂回答说,“只要有想死的心,哪里都能把自己勒死。”

乾隆又问他,“现在贵宁一直在告状说自己有冤屈,刑部查验结果是错的,你怎么看待?”

阿桂仍旧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就应该追究他污蔑朝廷的罪过。”

从上帝视角来看,此时的阿桂还不知道刑部的自作主张,对于刑部官员给出的结果非常有信心,然而这几句问答在和珅的谋算下,直接坐实了其指示门人包庇海升的强有力证据。

乾隆再次指派了一支查验团队,直接绕开了刑部和都察院,改为户部和工部各出了一名侍郎,又调来大兴县的仵作验尸,这次仵作给出的结果和前两次截然不同。

“验得乌雅氏脖项耳际并无缢痕,亦无勒痕,而胸膛有脚踢致命伤一处,显系踢死。”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消息传回宫中,乾隆勃然大怒,他立刻下旨召集阿桂、和珅、刑部和第一次、第二次负责审验的官员仵作们齐聚海升家里,一起验证乌雅氏的真正死因,这次证据确凿,阿桂和刑部官员默然不语,真相至此大白。

杀妻伏罪,牵连甚广

杀妻主犯海升,按照律例判了绞监候,事实上,清朝律例中的“监候”相当于现在的死缓,一般运作得当,是可以改成终身监禁的,好歹留存了性命,但乾隆深恶其为人,特意批示说,“海升被多次包庇,罪大恶极,一定要处死。”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阿桂虽然没有直接的包庇行为,但刑部确因海升和他的亲缘关系没有秉公执法,也因此被罚没五年俸禄,革职留任,乾隆甚至明确的表示:“阿桂居然左右司法包庇海宁,就连我都受到了蒙蔽,海升的死完全是阿桂一手推动的,难辞其咎”。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刑部的涉案官员发配新疆,收受贿赂的仵作和衙役全都枷号一个月到两个月,前两次核验的仵作枷号后发配给披甲人为奴,而其他刑部官员全部都革职留任,俸禄扣除。

纪晓岚因为坐视不管,也被当庭下旨申斥,乾隆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才没有从重处罚,而是给了一次严重警告处分,御口钦赐“无用腐儒”四字,严重打击了他的文人名声,案件到此终结。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海升杀妻案件成为了权谋者手中的一把利刃,释放了乾隆的疑心,严重打击了阿桂的势力,此次和珅大获全胜。

在这起案件中,和珅是完全没有污点的正面形象,而阿桂和平日里精明能干的刑部官员,则因为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站在了和珅和朝廷纲纪的对立面,忠奸颠倒,不得不说,是极为讽刺的结局。

而赢了的人看似赢了,却又输了,若干年后,阿桂去世,乾隆禅位给嘉庆皇帝,和珅失去了自己的保护伞。

啸亭杂录是野史吗(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第一个出面参奏他的,正是当时被革职降为四品顶戴的刑部尚书胡季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阿桂终究还是胜过了和珅,将其送上了断头台,这场博弈最终以和珅的死终结,阿桂大获全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15183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