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孙子所说的“道”,是使民众与国军同心一意,可以与国军同生,可以与国军共死,而没有二心。这是在说,一方要发动对外战争,首先得争取国内民意的支持。民意支持,是发动战争得政治基础,也是最终赢得战争得条件。如果一方连国内都搞不定,这战争即使发动起来,也难以维持下去。
孙子作为一个职业军事家,他只关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并不在意战争的性质。在他看来,只要赢得民众支持,就是有道,就可以发动战争。自然,句子中的“令”就显得尤为重要。#班级#
“令”应该是战前的煽动、宣传、教育、承诺……这跟我们新班主任接收班级后的思想建设同出一辙。
“煽动”是为了打造班级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煽动”什么?爱校、爱班、爱师、爱友、爱自己。以“爱”为主题的活动很多,比如、入学进校的欢迎仪式、学生进班的欢迎仪式,新同学相互认识仪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展现一份“接纳、融入、认同”的引领。将“爱”流淌进学生的心底,“令”会自然显现出“不令而行”的效果。#教育听我说#
“宣传”是为了健全班级的文化,俗称“班级人设”。都说应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但是在班级管理中,新班主任应该始终保持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活力与正能量。以班级的宣传阵地展现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宣传阵地在黑板报内可设计学生作品展示区,如优秀作业、每日箴言等;教室环境宣传课设计盆栽护理区域、手工作品装饰;师生交流区设计悄悄话信箱等。线上的宣传阵地可在教师的公众号、美篇中将班级的活动、作品、班级故事等作为宣传展示素材进行展示。#请用一句话表达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教育”是为了在瞬息万变的班级管理中摆正管理方向,班会活动、班级团建、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丰盈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尽量看到生活中积极美好的那一面,那整个班级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聚合,让不合规、不合理的行为在文明的班级显得格格不入,形成自我趋同的内驱力,产生自我教化的作用。
“承诺”是为了在班级设定一个自己需要跳一跳的目标,这个目标设定可以是成长各个方面的,比如,阅读书籍的数量、体育技能的提升、优质作业质量的次数,但不建议学生设定考试成绩或名次,该项承诺是为培养学生的正气和意志力,如果偏于功利性的成绩数据,其实意义虽有,但无法兑现承诺时气馁、受打击的负能量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目标承诺可以粘贴到班级学习园地版块中,达成一次自行登记,用自己的一双眼见证自己的改变,这份承诺无人监督,是积聚内驱力的一种显性方式。#教育大家谈#

《孙子兵法》中的“道”就是一种全民凝聚力,只有唤起并始终保持这种凝聚力,才能于战时激发全民的敌心心,共赴危难。在胜利形势下可以勇敢争先,在失败环境中亦能挺立不动……不然的话,人们可以与之生,却未必愿意与之死。战争本就不是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舞台。
就像班主任,班级不是个人秀的舞台,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绽放的舞台,需要有个性,太不能太有个性,这其中便有一个孕育而生的“道”。教者需心怀若谷,虔诚务实,用兵法是承先人智慧,化用管理妙招,且听我第三回分说。#好平台好讲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