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前文基本上都是从“震”的特点,或者是“震”对于周边事物带来的影响入手,对“震”的本质进行讲解。大多数人在面对“震”的时候,都处于被动的承受方,那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震”,作为被管理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领导者下达的政令呢?这就是本爻爻辞要讲解的内容。

“震索索,视矍矍,征凶”,“索索”比较形象的解释就是由于恐惧双腿瑟瑟发抖时发出的声音,“视矍矍”比较规范的解释是惊惧四顾的样子,就是指由于恐惧目光不敢聚焦,四处闪躲的目光。在“震”,或者说新政令下达后,不论出于何种心态,惊恐不已,患得患失,不敢去正视它。自然也就不可能真心去接受新的政令,更不可能直面接受,勇于践行了。这种面对新政令的心态,只会被新生事物无情抛弃,扫进故纸堆中。不禁想起辜鸿铭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君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形的辫子容易剪掉,但是心中的辫子呢?

“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这句话如果理解为政令的实施只约束别人,而不会约束自己就大错特错了。自古以来以身作则都是新的政令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商鞅变法制的规则不仅百姓要遵守,上至太子老师,下至普通百姓谁都不能例外,包括商鞅自己,到最后在逃跑的路上拿不出凭证一样寸步难行。“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所讲的其实是怎样去面对新的政令,最简单的办法不要总去考虑它会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应该站在第三方的视角观察它带来的变化,也可以说站在更高的纬度或者视角去看待“震”,去理解、体会新的政令。不要将自己的切身利益放入其中,才能得出更客观的评价,才能在心态上避免恐惧心理。在新的政令推行过程中才能不犯错误,即“无咎”。

“婚媾,有言”,就如同婚姻誓词一样,极尽美好的辞藻。政令的下达必须如同婚姻誓词一样,要勾画出预期的美好,让人们能由此对政令带来的变化产生心向往之的欲望。不过,就像参加别人婚礼的人们一样,没有人会认为结婚誓言不对,但是也没有人真的会因为这些誓言产生个人行为上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从这种视角去看待政令,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住其中的关键和要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