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深秋
地点:深圳
场景事由:居所临时让一位从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来深圳的学僧(藏族)借宿
因果:这事要从1990年代中后期在深圳的伙伴们到位于西藏、青海、四川的藏区做善事修学校说起,他们到了藏区后就结识了很多淳朴热情善良的藏族同胞,其中有很多是僧人仁波切,有了因就有了果,那个时期也有很多藏区的同胞被同样热情好客的深圳伙伴们邀请从他们的所在地来深圳观光体验,他们之间的互动一是经常被告知;二是有时也会被邀请参加作陪,这互动一久他们之间原本就存在的缘分就更深,也被伙伴们善意的建议是否也结缘些藏区同胞下次就可一起去藏区,面对伙伴们的建议总会用性情中的取向保持沉默,伙伴们也都是大智慧,都懂,就这样从1990年代中期至2013年有二十来年的跨度,这期间总是看着闻着身边伙伴们与藏区的真情往来,直到201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很唐突地接到一个不属于伙伴圈熟人的电话,很直白地说是否能给一位藏区来的学僧借住下,听到电话里是这内容,瞬间就几个字闪现出来,一直在等待的某种缘分终于到来,马上回复说可以还补充了一句说,他在哪里,马上开车去接……
插注:后来被孩子告知说这是:上门缘!
准备场景:让人去接了,这边就开始整理下给藏族学僧住的房间,这第一次接待藏区的同胞,还是个学僧,这纠结事还是一个个忙乱地跳出来,比如说吃饭怎么办,碗筷用哪些等等,毕竟是藏族人要来借住,对了,也没问要借住多少天,话说回来幸好没问,问了反倒是不礼貌,反正去接的时间段好像就坐在电影院里一样,脑子里都是画面,有一个事是定下来了,那就是来了后安顿好,就去附近的厨房用具超市去买点专用碗筷来。
等待时的脑海:在苦笑刚才电话里怎么没问下来的这位藏族学僧多大年龄,藏区那么大是哪里的藏族,接待时是否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这50后60后们有的都有深刻的印象就是小时候听过一首歌叫《洗衣歌》,唱的就是善良勤劳的藏族同胞为驻扎地解放军洗衣服的过程,那种藏族同胞军民情的因,被植入或者被钉在童年时的记忆里。等待时脑海里还有个重点就是这要来的藏族学僧长的是啥模样,是穿便装的呢,还是穿着僧人的那种橙黄僧服,肤色是高原黑紫,还是那种高原白,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是否会说普通话,不会说,交流怎么办,还是会讲一点点普通话,记得昔日伙伴们的藏区友人们多少都会说几句普通话。
插注:本叙事很长,直到2022年写文章的现在仍然与这位快十年的藏族学僧交往,不过现在感到不是昔日的客人而是家人亲人,为了保持这十年来交往叙事系列的完整,所以只能分章来叙述一种情深谊长,对喜欢关注的网友,就伴随阅看。


(待续)
2022年7月7日写于深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