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梦在线阅读(《红楼梦》在线阅读)

乐文品红楼18品读第一回(十八)

甄士隐这段话,既然是对《好了歌》的注解,当然要对照《好了歌》才能理解清楚。

如果单从字面解释,意思是——别看如今这所宅院只剩破败的陋室空堂,当年兴盛的时候,里面可摆满了满床的笏。由于官员上朝手持的板子叫笏,所以笏多也就是大官多的意思。因为级别够大的官员,才能持笏上朝。也就是说兴盛时,这户人家做大官的比比皆是。你说这样的人家,得多富贵,多有权势,他们家能差的了吗?但随着时间流逝,照样衰落,宅院破败不堪,无人管理。

别看院里满是衰草和枯败的杨树,这里风光时,可是歌舞升平的歌舞场,热闹非凡。而能有歌舞场的人家,要么权臣,要么大富大贵。

可这么繁华兴盛的家族,这么华丽热闹的宅院,如今风光不再,无人问津,任由那蜘蛛在当年华丽无比的雕梁画栋结满蛛网。

当年兴盛时,蓬窗粘的是精美的绿纱,如今窗户也被一片绿铺满,但已不是当年那绿纱,而是苔藓,可见荒芜到什么程度。。。。。。

别说千金小姐们青春艳丽,脂涂的浓,粉黛施的香,但青春就象春天暂放的鲜花,转眼即逝,很快娇嫩的千金小姐已成了两鬓苍苍的老妇。你贪恋美色,但这也是转眼即逝的东西,等她年老色衰,你还会迷恋吗?

多少人刚把发誓要生死相随、要爱到海枯石烂的爱人送走,还掉了几滴眼泪,没两天就又与新人同床共枕,说着与旧爱一样甚至更肉麻的情话。那之前的海誓山盟是真心呢,还是逢场作戏?这样的情,又有什么值得留恋?

今天家里金满箱,银满箱,都不知怎么能花完。但败家的事,也挺容易,错一步就分分钟让你灰飞烟灭,让你从富豪变乞丐。你看当今社会,很多首富,因投资失败一转眼就破产。别说当乞丐,跳楼的也大有人在!

而这段话,也可以看作是甄士隐对自己的总结。之前他也是一方豪强,家底丰厚,没想到接踵而至的横祸,没多会儿就让他一贫如洗,跟乞丐也差不太多,这其实就是他发自内心的感叹。

正感叹他人命不长,谁知就轮到自己,真是命运无常。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在人生得意时,千万别骄傲自满,要提前做好万一失意的准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爬得越高越需谨慎。

下一句的意思是,虽然你教子有方,但你也保不齐孩子将来成为强盗。你选女婿就势利的选那帮纨绔子弟、富家公子哥,以这些人的人品,一旦家里失势,或者喜新厌旧抛弃你,也许你女儿可能就被丢进烟花巷,沦为风尘女。

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儿女也不一定就如你所愿,不顺着自己意愿发展的孩子有的是。这两句就是对孝顺儿孙谁见了的解释。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愿望挺高,但能符合父母期待的并不多,难遂心愿啊。

当官的总嫌自己的官小,拼命钻营想向上爬,为拉关系或贪污或受贿,最终变成阶下囚也是常有的事。而有人则昨天还可怜身上的衣服破旧,今天就嫌自己的官服太长,就象贾雨村

乱哄哄的世界啊,是各人的角色不断更替。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巅峰,总有被踹下神坛换上别人的时候。大家轮流坐庄,前赴后继,也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社会就是这样的丛林法则,你今天风光,明天可能就会黯然收场。所以人时常都要有这种心理准备!

其实人生短暂,都是匆匆过客,体验一下就走了。你可别把你短暂停留的人世间,当成你生生世世的故土。这里是他乡,我们路过而已,不是你的故乡。你要把这里当故乡,那实在荒唐。

哪怕你是君王或将相,你们的那些事,在你一离开人间,甚至还没离开人间,就已无关紧要。你无非是给别人做嫁衣裳而已,这件嫁衣,你甚至都没穿过,就到了别人身上。

你看,多少君王用命换来的江山,最终又交到别人家手里,不断的改朝换代,这不就是给人做嫁衣裳吗?

这段注解,是对之前《好了歌》所提到——功名、利禄、娇妻美色,儿孙,这些作为人最在乎、拼了老命一辈子追求、难以放下的东西进行解说。说到底,这些东西对每个人来说,毫无意义,到头来都是一场空。随着我们短暂停留人间后的离去,这些东西又都留给了后人,我们连一片云彩都没带走。

那道人听甄士隐这么说,禁不住拍掌赞道:“解得切,解得切。”

就见甄士隐说了声:“走吧!”便伸过手来,将道人肩上的褡裢,也就是我们在影视中常见的,出家人化缘用的布口袋,抢了过来,背到自己肩上,家也不回就跟着这疯道人飘飘而去。

到这,我们再回头看之前,甄士隐与那二位僧道的对话——其中那道人跟甄士隐有约定,说:“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也就是说,甄士隐实际也来自太虚幻境。三劫后,也就是在人间经历完苦难,完成这次投胎之旅后,重回投胎的起点。

都知道甄士隐跟着道人出家修行,甚至去做神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曹公之所以这么处理,无非是顺应了我们读者的善良愿望。

甄士隐算是个正人君子,善人一个,无端承受这么大的劫难和变故——丢了独生女、成了穷光蛋、备受亲人精神折磨,人到老年承受这样的变故,根本就没有转机,这也是人最悲惨的结局。

虽然人性本恶,但人也都是向善的,都有慈悲之心,都见不得好人受难。所以曹公这么写,是艺术处理,顺从了人心向善的愿望。

曹公其实也是不得不对甄士隐的结局这么处理。因为一旦让人们见到好人悲惨的结局,谁还能继续往下读?而且好人一旦落得如此结局,谁还愿意当好人?那曹公如何引导人们向善?

让甄士隐被神仙度化,脱离苦海,也让善良的人们心有所安,让善有善报润人心田,播撒善念的种子。

但实际从精神学的角度来看,甄士隐其实是疯掉了。红楼的精神二元说认为,人脑的主要功能就是遐想,而且胡思乱想。一旦这种遐想突破人脑的精神围栏,人脑失去控制,人就成为精神病患者。

人脑之所以爱幻想,是造物主对人类的怜悯。现实总是太残酷,不如我们所愿,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幻想,往好处想,来逃避现实,修补心灵的伤痕,让自己得到慰藉,平复心情,继续重拾信心在现实社会里生存。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只要我们能睡的着,我们心灵的伤痛就会缓解或抹平。其实人的大脑一刻也没有停过,都在遐想,尤其在睡觉时更加活跃,这就是梦。梦也是人的一种思维,是白天遐想的继续,所以才会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说法。

人的遐想,绝大多数都是虚幻的愿望,所以几乎都是错误的。但也有偶然正确,当梦的对了,它就有可能在现实出现,所以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现实中经历的事,好象曾经在梦中出现。

甄士隐的结局,既是曹公的艺术处理,又是他自己的期待。甄士隐在人生末端经历了最惨的痛,他能做的,就是开动精神世界的虚幻空间遐想,想象有神仙发善心,度他出苦海。

想的多了,就不愿回现实世界;想的多了,他的精神围栏就会不断被冲击,最终被突破。于是他疯掉了,完全在自己虚幻的美好世界狂奔,但也许他也因此得到解脱。。。。。。

甄士隐离家出走,本来是件悲伤的事。但一个人的痛苦,就是另一个人的机会,这事成了当地的新闻,成为人们茶余饭津津乐道的八卦。它为人们增加了谈资,带来了聊天的乐趣。

但对甄士隐的家人来说,这无疑是件令人悲痛的事。他的夫人更是哭得伤心欲绝。她与甄士隐一样受了这么多罪,甄士隐已然解脱,而他夫人却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在之前的痛苦上又加一重。

此时这位可怜的女人也没有其它办法,只能找自己势利眼的父亲商议,派人到处找寻。但那年头资讯不便,凭几个人去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哪能找的着?最终连一点甄士隐的音讯都没有。

甄士隐这一大撒手,甄家娘子可就彻底失去依靠,这回只能在家靠父母过日。幸好她还带了两个丫环,有她们帮手。于是主仆三人还能靠做针线活去卖,补贴她父亲度日。

封肃对此是日日抱怨,但毕竟是自己女儿,也不好撵走。所以抱怨之后,日子也得过。但封肃此人的人品,真是世间少有!

这天,那甄家的大丫环正在门口买线,好做针线活卖钱,忽然听见街上传来喝道之声。甄家丫环细听,众人都说是新任太爷到任,也就是当地来了新的主政长官。

这个喝道,就是为了显示长官的威严,喊路人“回避”等话。

这个丫环于是赶紧躲进封肃家,隐身在大门内观看。就见一大堆军牢快手,也就是执行缉捕、防卫和行刑等任务的官差衙役,一队接一队的过去,然后就是一顶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过去。

丫环见了就是一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15183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