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登临记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历史果真是惊人地相似,李涉岂会料到,他闲来一笔,却千年成谶,应在了一个同样落拓的青年身上。
这青年自然不是别人……
以唐代的大诗人作比,虽有攀附之嫌,但情实如此,事亦颇似,遂忝颜附之。
我近日虽也勉励读书,但毕竟信念不坚,翻来覆去,一无所获。岂不也是终日昏醉,如在梦间?昏醉一时可以,怕就怕,今朝似昨日,惊觉已夏深。深夏复深夏,昨醒今又昏……这似乎正是我这几年的状态。我似乎都快要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放弃读研,为什么要回来教语文了,偶然清醒,却终究不晤——当初有多么坚定,多么决绝,如今就有多么犹豫,多么彷徨。
我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该做什么?昨天下午我又一次开始了自我灵魂拷问。同时,我已然明白,没有人可以给我答案,我自己似乎也找不到答案。我突然想到,自从一九年回到家乡,我再也没有出去过——曾经,我的灵魂到处飘荡,而今,我的灵魂似乎躺在软床上睡起大觉了!我突然意识到,我总是在等待时机,等待条件的成熟……连那么想去的武功山我也总想着一定要等着遇上最契合的灵魂再一起去。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我突然想戏弄一下自己——于是我决定一个人去一趟武功山,就现在!
我没有半点犹豫,想到了,就盖上书,关掉电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出发。我想去寻找心灵的彼岸,也想去寻找曾经的自己。于是我决定像以前那样,带上一本书,拿上耳机,坐上一趟开往远方的大巴。
我从东站坐八路车到了西站,才发现,当日已经没有到武功山的车了。就此放弃吗?这趟旅行本来就很仓促,很唐突,也许本就应该放弃吧!如果要放弃,这是个多好的理由啊!
但是,这次我偏想一根筋到底。不就是没车了嘛,那我就自己开车去!我也不作任何攻略——得失祸福都不是自己可以预料到的,想到了就去做吧!其他全凭天意。
到达武功山时,夜幕初降,正好有人问我是否住宿,我便随他住进了山脚下一户农家。是夜,虽略觉孤单,但心境总算平和。我既不想闯进别人的热闹,也不想让别人来打扰我的孤独。我早早地洗完澡,便躺床上翻开了书,但眼力不支,便早早睡去。
我已然顺应了自然的节奏,遂和大地一起苏醒,醒了便起了,起了便迫不及待地拥入自然。山间的早晨果然凉快,只是一眼望去,屋舍林立,竟颇为怅然。
由于农户离登山口不远,我得以趁着清晨在其附近闲逛一番。
逛了一圈,无甚留恋之处,唯有一座庙宇,虽无晨诵禅钟,但也颇有几分世外之感。遂闲步登上大雄宝殿。殿内无人,佛像森然,至于是何方神圣,全无留意,但见供桌上几个签筒,一副竹卦。一签筒赫然写着“功名”,另一签筒则书“姻缘”,其他签筒所主何事已无印象。
念及近日之迷茫,我竟颇想抽一个功名签。恰有师傅进来,我便向师傅请教这签怎个抽法。师傅说,闭眼抽一根即可,然后卜上一卦,卦呈阴阳,则此签不误,卦象不谐,则重抽一签,另卜一卦,三次不成,则是神佛不助,不能再抽。
依大师所说,我闭眼抽了一根功名签,竟一卦而成。大师为我取出签纸,只见签文写道:
“第四十八签 上上签
清闲无事问圣灵 汝览文武何须言
费尽多少精和力 只待平地一声雷”
签文还真准,既知此签只是我闲来一求,又知我习武修文,积年不辍。最后一句则似乎是一个预言……虽然文意浅俗,但既然有大师在,何不听听他如何解签?
然而,听大师解签,可以说是这个早晨最无趣的事情。也不晓得这大师做了几年和尚,读过几本书——简直是乱解一气。他竟然跟我大谈职场生存之道,教我如何晋升,竟不知我并未身在职场,做领导则是我避之不及的事情。他还说最后一句意思是,短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会有贵人相助——我在想,如果和尚解签,说错了得负法律责任,他还敢张口就来吗?“平地一声雷”的意思分明是指沉潜之后的突破,静默之后的爆发,坚持不懈之后的成功!
也罢,再抽个姻缘签玩玩。姻缘则不似功名那样顺遂,第三签才准卦。签文亦颇为可喜:
“第四签 上油签
风平浪静可行船 恰似中秋月一轮
婚姻不必多忧愁 自有春花庆家门”
由于近日读得《金瓶梅》,看到“庆家门”三个字竟立马想到西门庆。然而,我既没有西门庆的英俊,又没他的富有,也没有他的风流,更没他那闲工夫……将我比作西门庆岂不大谬!但我很快便明白了最后这一句的真义——这“庆”字其实是指“福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也,不过这里用作动词。“春花”自然代指女子。句意便是“自有女子为家门带来福泽”。
虽然知道眼前这位大师很不靠谱,但也不妨听听他怎么说。此时我甚至带着一些捉弄的意味,便专挑这“庆家门”三个字问他是何意。大师旁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实在说不下去,便只能说这是好签。大师说,这厚厚的一叠签纸里,上油签只有六张,上上签更少,只有三张。
这话靠不靠谱呢?我还真想把那一叠签纸逐个检查一遍,奈何此举太过冒犯,遂作罢。
虽然从来不信鬼神,但随着年事渐长,愈觉天地之神秘,愈觉自身之渺小。所以,即便仍不信鬼神,却深感大道之无形。命数听来虚妄,却也有迹可循。况此行本就是游戏心态,遂信一半,疑一半,签文所示,有迹可循,遂予采纳,和尚之言,甚为无稽,便权当笑话听了。
李涉听僧一言,大彻大悟,我则得僧一语,一笑了之,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吧!
从寺庙出来已是七点多。回住处吃个早饭,便准备登山了。
其实也没什么可准备的——除了一瓶水,我没有准备任何食物。装备上,我连手机都想放下,更别说帽子之类的东西了。
村民说若不坐索道,徒步登山得五六个小时才能登顶。于是上山时,我坐了一级索道。二级索道则断然弃之。一者,我不想错过一些风景,二者,我倒要看看,这山是不是真如大家所说的那么难登。
我很庆幸,我选择了挑战,事实证明,个人差异还是很大的,二级索道下来后,我竟然只用了一个小时便登上了金顶,而且颇觉轻松。虽然沿途没做过多停留,但也没有错过什么风景,甚至还专挑了一些别人不走的路,所以即便是周六,即便是如此热门的景区,我的旅途也颇为清静。
高山草甸,苍山云海,深谷绝壁……即便是没有去过武功山的人,大概也早有耳闻,遂略而不述。
下山时,我为变换路线,便坐了二级索道,没坐一级索道。同时特别留意了登山时间,以我的速度,坐完一级索道,大概还花一个小时可以登上山顶,下山时,坐完二级索道,大概也是个把小时可以下山,如果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一倍,我大概用三个小时便可以徒步登上山顶。
突然发现,原来武功山也不过如此。李涉是勉力登山,我则是健步如飞,李涉十年蹭蹬,终未沉沦,我还如此年轻,又有什么山可以阻挡我呢!
大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