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有良

在省城学习和工作了四十多年,江西的地界也跑了不少,竟不知晓贵溪市有个冷水镇,或许是和它的缘份还没有到吧。
最近,一位老友邀我去冷水镇走走,介绍说那里的风物有多么多么地美,当夏时节,一听到“冷水”这两个字,不禁引人遐想,是不是喝一口“冷水”,冲一次“冷水”澡,就会神清气爽,消暑纳凉?感觉一来,我便欣然应约与两位好友一同前往。
随约随行,并不慌张。
至夜晚,我们住在离冷水镇40多里的一个小山村,十几户人家的样子,淡雾萦绕,灯火稀疏,几乎看不到有村民进出。久居闹市不懂村夜的寂寞,忽然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显得格外冷清。山野寂静中,只依稀听见阵阵蝉鸣,忽远忽近。月光皎洁,映射在这片林荫下的小广场上,微风拂面,影影绰绰,令人心旌摇曳。从都市到乡村,夜的魅力不同,却都是劳动人民书写的风景。

晨起,站在阳台远眺,蓝天白云,青山绿草,生机盎然。阳光投射在池塘的水面,粼粼波光轻轻荡漾着朵朵白云的倒影,涟漪微动。我不舍这难得的瞬间,匆忙跑下楼去抓拍。兴致正高,几朵白云突然变成了一片黑幕,嵌在其他云朵间,天空顿时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待我举起手机拍照,忽地一阵雨点飘洒下来,令我猝不及防,堪堪淋湿了衣衫。山村的夏季煞是有趣,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潇潇雨歇。整理一番,我们驱车前往阳际峰,它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两棵千年银杏,又名白果树,久负盛名。一路上山峦叠嶂,延绵起伏,越行越高。路两旁森林茂密,一棵棵几百年的红豆杉、苦株、枫树、上千年的古樟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好似把把巨大的绿色伞盖从山崖间撑起。艳阳穿过云霄,光线跳跃在万木丛中,让山林间新的一天充满希望。

来到白果树下,高大的主干和宽阔的圆形树冠让我仰视许久,1030年的漫长岁月也遮挡不住它们的灵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依旧展示着风采。相传,这两棵白果树生长几百年后,居然修炼成精,人称“白果精”,因作恶多端,无法修成正果,便想投胎,唯一之法就是借助洪水推送转世。“白果精”若要发水,只有喝了天师府的灵泉井的水才能发功起水,于是“白果精”姐妹打扮的光鲜美丽去上清宫天师府求水。张天师问道:“你们想怎样出山”?姐妹说:“想站着出山或者侧身随水出山”。张天师勃然大怒说:“不行,你们树高五六丈,站着或侧着出山,都会造成桂港村和田地的淹没,给当地带来严重灾难”。他长袖一挥把“白果精”姐妹逐出了天师府。一天趁张天师急事外出,姐妹俩假扮成信徒混入府中,偷喝了张天师母亲搓麻绳碗中的水。张天师在外出途中感到一丝不祥,立即打马回府,查清原委,提起斩妖宝剑飞奔桂港。喝了法水的“白果精”正在施法蓄水,黑云密聚,山泉喷涌,百溪成河。张天师跃马飞鞭,点枝踏叶来到白果树前,抽出利剑刺向“白果精”,并从行囊中取出一道符贴在“白果精”身上。“白果精”很快变回了原形,永世立于原处。千年白果树故事令人不喜,但它们的风韵依然四时不同的留在了这里。友人告诉我们,特别是到了秋天,白果树就像一朵金色的蘑菇云,金光璀璨,悬浮在暮霭之中,赏心悦目。一阵秋风吹来,金黄的叶子会像蝴蝶那样翩翩起舞,忽而旋转,忽而高飞,忽而飘落,摇曳着身姿来到母亲的怀抱,庆祝自己的生日。

云梦山鬼谷洞,位于武夷山支脉冷水镇麻地村洞源组境内,距离贵溪市百余里,由云梦山、云雾山等几个主峰组成,海拔750米,在云梦山绝壁下有一组天然溶洞,名为:鬼谷洞,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鬼谷子曾经生长、授徒于此而得名。我们慕名前往,一探究竟。对于鬼谷子的生长地,学术界至今未有考证论定。当地民间传说的故事非常神奇,我作为游历者记录下来和读者朋友分享。2000多年前,云梦山有个王家村,村里有个大户人家,人称王员外。家中有位18岁的千金小姐身居闺房,学习针线,熟读诗文。一日,在丫鬟的陪同下去自家庄园游玩,发现田里有颗稻谷比其他更高大,便叫丫环采来一穗金黄色的稻谷。小姐望着手里散发出香味的谷粒,忍不住吞入一粒,不久便有了身孕,待到家人发现时,已近临产之日。父亲为了正“家风”,决定依照族规处死女儿,母亲不忍,连夜偷了一些碎银,牵出一匹好马,交与女儿,让她逃命。王氏女一路向东逃到了云梦上山,在半山上找到个山洞住了下来并产下一个男孩。可洞中哪来的食物,正一筹莫展时,却发现洞中麒麟石上的几个岩眼分别流出白米、盐巴和清油,正好够娘俩裹腹。王氏女寻思,儿子是因误食谷粒而生,进山洞又有白米供养,故给儿子取名鬼谷子。史载,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生卒不详,战国时期传奇人物。是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洞,故称鬼谷先生。在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与孔子、老子齐名的学术大家。
离开小山村准备返程,路经镇政府所在地冷水,参观了镇里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建筑别具一格,橙墙灰瓦,汉式风格,高雅靓丽。展厅里,我们了解到冷水革命历史悠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阶段1927年11月就在冷水建立了贵南(贵溪市南部地区)第一个党支部。1933年4月,贵南特区游击队解放了冷水,同时中央苏区增设闽赣省,贵南特区苏区隶属中央苏区闽赣省辖区,贵南特区机关也迁至冷水。1933年8月,中央苏区进入鼎盛时期,中共贵南特区委根据省委指示,在冷水宣布成立中共贵南县委和贵南苏维埃政府。这支新生的地方武装,在保卫和扩大苏区,密切配合闽北红军及贵南独立营的战斗中,做出了出色的贡献。1934年1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1贵南县委机关撤出冷水,开启了长达16年的游击战争。革命战争时期,仅冷水牺牲的烈士就有171位,一个小小的麻地村牺牲的烈士就有61位。看着每一位烈士的名单,我们肃然起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走出展厅,步入冷水镇街道,有一种特别的新鲜感。街道整洁干净,建筑错落有致,园林布局合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一条小河穿城而过,自然形成一河两岸。河水清澈的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常年被河水冲刷的石头呈现出各种颜色,在阳光照耀下五彩斑斓。
冷水镇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800米的街道不长,却商贾云集,60多家商贸企业和门店供应着小镇居民所需物品,应有尽有。在这短短街道,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地方特色,有芦溪的小鱼,贵溪捺菜,铁拐李灯芯糕和上清宫的豆腐。冷水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银、铅、锌、金、石灰石、萤石、钾长石、花岗岩、稀土等。其中已探明的银铅锌混产总量居全国第一。冷水镇总人口3200人,加上矿山企业员工才5000多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乡小镇。小镇居民包容和谐,热情开朗,笑容可掬,淳朴善良,我们每到一处都感受到“冷水温情”,宾至如归。
当我们挥别小镇的蓝天白云,驶向省城的一刹那,特别希望当地党委和政府对冷水镇能倍加珍视,精心呵护,下力去做好人文生建设,把优质的资源转化为共同体可分享的幸福场景景,我也对这儿可期的未来心怀憧憬。
这里红色文化历史悠久,令人敬仰;古色文化底蕴丰厚,典故神奇;绿色文化山清水秀,古树参天,蕴育着生命的神奇。加上资源丰富,生态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资源、生态、旅游、康养”,全力打造“企镇融合,旅居一体,全民共享”生态休闲小镇,再合适不过了。
匆匆一别,今又梦回,她就是我心中的香水滩!
2022年7月10日于南昌
责任编辑/一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mmcn.com/1308.html